清明节更清明!献花、植树、网络祭奠... 文明祭祀成新风尚
掌上梅州讯 春暖花开芳草萋,清明清明又是节更祭奠祭祀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献花AG超玩会入口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近年来,植树我市大力宣传文明、网络文明健康、成新安全的风尚祭扫方式,如今,清明清明许多市民改变焚烧纸钱、节更祭奠祭祀燃放鞭炮等旧习,献花更多地以献花、植树植树、网络文明AG超玩会入口网络祭奠等方式追忆先人,成新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新风尚,风尚为清明注入“文明”的清明清明理念。
3日上午,记者走访梅城仙鹤山庄、永乐仙庄、南榕仙庄、百岁山报恩福地等各大墓园发现,今年各处祭扫活动井然有序,文明低碳观念深入人心,市民更多选择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清扫墓碑等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缅怀故人。
清明节期间,很多市民手捧鲜花代替香烛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上午9点,仙鹤山庄门口渐渐热闹起来,前来祭扫的市民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口罩,服从工作人员引导,主动出示“粤康码”和预约信息,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进入墓园,许多市民仅带了鲜花,静静置于墓前,鞠躬后又轻轻诉说一番,便悄然离去。
清明期间,市殡仪馆向日葵志愿者服务队在梅江区鹤山庄向前来祭祀的市民免费提供鲜花
而在梅县区南榕仙庄,“讲文明破陋俗,树立殡葬新风尚”“严禁烟花爆竹 提倡文明祭拜”等横幅标语被挂在墓园大门口和主干道等醒目位置。“除了设置横幅标语宣传,我们还为前来祭扫的群众进行劝说和引导。”南榕仙庄负责人李惠玲告诉记者,近年来,墓碑前烧纸的浓烟已经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素净的花束。此外,记者发现,各大墓园均出现不少志愿者,向市民派发鲜花,宣传文明祭祀和森林防火知识。
“以往清明节,大家都是以烧纸、焚香、放鞭炮等传统方式祭祀,既不环保,还存在火灾隐患,如今我们不再焚香烧纸,改用鲜花祭祀。我身边还有一些朋友还以植树和踏青等方式来缅怀先人。”市民陈女士说。
除了现场祭扫,近年来,网络祭扫已经成为不少市民向逝者表达思念的新方式。“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现在我还会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市民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在“粤省事”平台进行“云祭扫”。记者了解到,市民登录微信“粤省事”小程序后,选择“民政服务专区”中的“云祭扫”服务,即可在线祭扫、委托机构代理祭扫,还可进行安葬(放)信息预录,云端缅怀故人,传递深深思念。
此外,今年我市还积极组织开展网上祭拜英烈活动,引导市民文明祭扫、理性追思。梅州文明网推出了2021年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近日组织该校学生开展清明网上祭奠英烈活动,学生们在网上参观英烈纪念馆和历史重大事件纪念馆,给英烈们献花,并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网页,在线为英烈们献上一束花吧
“倡导以网上祭扫、无烟祭扫、灵牌位祭扫、家庭追思等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提倡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等方式怀念先辈,营造文明社会新风尚。”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通过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开展问卷调查、举办活动等多种方式,呼吁广大市民树立文明祭扫新风,用实际行动守护好梅州的绿水青山。通过多年来的宣传推广,如今绿色、环保、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清明节也变得更“清明”。
本报记者:黄科
摄影记者:连志城
编辑:李子莹
- ·中缅泰近期成功遣返妙瓦底中国籍涉诈嫌犯620余名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启运珠江口盆地
- ·端午期间广州南站加开热门方向夜间高铁
- ·2024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下达
- ·“善美韶农”韶关农业品牌亮相湾区应聘会
- ·端午期间广州南站加开热门方向夜间高铁
- ·喜报!神十八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广东科学家新研究登上肿瘤学顶刊 首创肺癌“药物假期”新模式
- ·并吞北繁明码!澄海狮头鹅首个黑龙江孵化基地启动
- ·国家移民管理局:端午节期间575.2万人次出入境
- ·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7月1日起实施 一图了解→
- ·深圳市分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
- ·并吞北繁明码!澄海狮头鹅首个黑龙江孵化基地启动
- ·投入1200万元!广东工会将为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移动体检
- ·他在凌晨的梅大高速下跪
- ·刷新纪录!端午假期首日广肇、广惠城际铁路发送旅客达13.7万人次